互联网公众组织
互联网公众组织(At-Large Structures,简称ALS)是ICANN互联网公众社团内独立自主的组织。设立ALS,是为了反映全球各地互联网用户的意见。通过ALS,全世界所有个人互联网用户都可以参与ICANN的事务讨论。
任何组织团体,只要有志成为ALS,都可以提交认证申请。公众组织顾问委员会(At-Large Advisory Committee,简称ALAC)根据ICANN指定的标准规范[1]对每份申请进行评估、处理和认证。目前全球共有153个ALS[2]
Contents
区域性互联网公众机构[edit | edit source]
根据所在的地理位置,现有的ALS被划分为5个区域性互联网公众机构(Regional At-Large Organizations,简称RALO),包括:[3]
- 非洲区域性互联网公众机构(AFRALO)
- 亚洲、澳大利亚、太平洋岛国区域性互联网公众机构(APRALO)
- 欧洲区域性互联网公众机构(EURALO)
- 拉丁美洲及加勒比岛国区域性互联网公众机构(LACRALO)
- 北美区域性互联网公众机构(NARALO)
每个RALO中设有主席和秘书,每年举行一次全员大会,每月进行电话会议,结合当前ICANN的各项政策,探讨各区域内个人互联网用户社团的立场。
ALS评审标准[edit | edit source]
专业协会、学术和研究组织、社区沟通组织、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、互联网协会、计算机用户组织、网络民间团体等各类组织机构,只要符合ICANN设置的基础标准,均可申请成为ALS:
- 能够通过扩散消息、提供网络渠道等方式长期支持个人互联网用户参与ICANN的重大活动、论题、政策制定、讨论、决策等。
- 必须保证其所在区域的居民及公民在日常运营中占据主导地位。在与本地个人互联网用户利益不冲突的前提下,可适当允许其他区域的用户加入。
- 在经济上必须独立。
- 必须在互联网上(如ALAC网站)公布其使命目标、组织结构、成员情况、工作策略、领导阶层、联系方式等信息。
- 必须协助RALO工作。[4]
ATLAS II[edit | edit source]
第二次互联网公众组织峰会(简称ATLAS II)与ICANN第50届大会同期在伦敦召开。来自世界各地的ALS共同商讨ICANN的政策,分享信息,参与ICANN大会。与会者代表了互联网终端用户,其中许多人从未参与过任何ICANN会议。峰会的主旨是针对五大问题发起讨论、达成共识、总结报告: 1. 多利益相关者主义(Multistakeholderism)的未来; 2. ICANN的全球化; 3. 用户眼中的全球互联网; 4. ICANN的透明度与问责制; 5. 互联网公众组织对ICANN事务的参与度。[5]
Chinese translation of this page provided thanks to TLD Registry Ltd.
References[edit | edit source]
- ↑ At-Large Framework Formation
- ↑ Policy Update, ICANN.org Retrieved 18 Feb 2013
- ↑ www.atlarge.icann.org
- ↑ ALS Criteria
- ↑ At-Large Community to Convene in London for ATLAS II ICANN.org; Retrieved 10 July 2014